从“沉睡资源”到“流动资本”
安徽创新推进片区城市更新,探索功能业态升级等新路径
8月27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为了推进片区城市更新,安徽创新模式,建立“片区+项目”机制,探索存量资产盘活、功能业态升级、产城融合发展等新路径。全省累计谋划更新片区214个(2025-2028年)、项目519个,总投资4317亿元。
城市更新激活工业遗存
在合肥北部,蒙城北路以东、阜阳北路以西、梅冲湖路以北、双墩路以南的区域,滁河干渠穿行而过,过去这里曾长期面临布局散乱、城市界面老旧等问题。
为盘活宝贵存量土地资源、推动片区整体发展,近年来长丰县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谋划并实施了合肥“北幻城”艺术中心项目,创新采用“片区整体更新+工业遗存活化”模式,成效显著,成为全省典型案例。
为全面提升北城片区品质与功能,长丰县对上千亩土地进行整体规划、一体开发。合肥“北幻城”艺术中心摒弃传统单一开发模式,创新融合现代功能与工业遗存,定位为文化艺术新地标、城市微度假文旅目的地。
在规划上,项目涵盖独具文艺调性的文创园区、未来科技感儿童乐园、文商旅融合MALL、地方特色风情街区、城市公园及未来生活区,并植入图书馆、艺术馆、文化馆等核心文化业态,打造超级文化艺术中心。
项目最大亮点在于对工业遗迹的创造性保留与活化,比如文化设施地块内,匠心保留原长丰海螺水泥厂标志性储存罐,充分挖掘其独特空间价值,打造特色文化创意街区。该街区规划包含工业文化展览馆、非遗文化展示馆、沉浸式美术馆、青少年艺术实践中心、智能制造科创展示中心等业态,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利用废弃水泥筒仓改造而成的矩阵式文化园区。
项目还围绕“文化艺术、亲子游乐、绿氧休闲、特色商业、活力居住”功能板块,聚焦Z世代消费群体,以数字化新业态、新消费、新场景、新体验为核心,将致力打造全国一流、安徽标杆的文化旅游项目。目前,项目正在分步实施。
“片区+项目”创新模式
为了推进片区更新,安徽创新模式,建立“片区+项目”机制,积极探索存量资产盘活、功能业态升级、产城融合发展等新路径。全省累计谋划更新片区214个(2025-2028年)、项目519个,总投资4317亿元。启动实施片区51个、项目196个,计划投资1427.6亿元。
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突出项目策划、市场运作、要素融合、政策保障和运营提升,在全省遴选多个基础较好的片区提供示范。
其中,合肥科大硅谷片区以老城区“科创+城市更新”新路径,注重要素融合,依托“科大硅谷”建设,筑高品质“科产城”融合发展新空间。
加强政策资金争取,抢抓国家“两重”“两新”政策,谋划储备城市更新领域重大项目5674个(2025-2028年)、计划总投资10687.6亿元。
此外,创新多元融资渠道,用好“城品活力贷”金融工具,今年已审核通过2024年度贴息项目84个、总投资1173.7亿元,贴息总额1.25亿元,撬动银行贷款229.15亿元。创新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城市更新,今年以来75个项目获国开行、农发行贷款授信535亿元,已发放贷款268亿元。
安徽将以点带面推动示范引领。以典型片区案例为重点,在方案谋划策划、要素资源融合、平台撮合对接、社会力量参与、经济业态导入、综合效益评价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记者 吴奇)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