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合肥 亳州 淮北 宿州 阜阳 蚌埠 淮南 滁州 六安 芜湖 马鞍山 安庆 池州 铜陵 宣城 黄山
滚动播报:

首页 > 内容管理 > 政经

历时20年,中俄蒙这两个争议点终于谈妥了

2025年09月05日 20:04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昕】

  这几天,大家应该都沉浸在九三阅兵的喜悦和震撼里,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这条新闻:

  “据俄新社和塔斯社9月2日报道,俄罗斯和中国已签署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管道建成后,俄罗斯将每年经蒙古国向中国运输多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意味着,持续二十年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谈判,终于云开雾散。

  二十年谈判:从构想到现实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起点位于俄罗斯西部亚马尔半岛的气田,向东穿越蒙古,最终抵达中国北部,总长度约2600公里。由于途经蒙古,管道路线得以避免了更长的绕道选项,不仅缩短了运输距离,还增强了蒙古在中俄能源合作中的地缘作用。

  中俄天然气管道施工仪式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这个项目的谈判可以追溯至本世纪初,其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反映了国家间能源合作中复杂的利益纠葛,同时也可视为国际能源外交的典型案例。

  2004年10月14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签署关于开展战略合作的协议。2006年3月21日,两公司签署了《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其中就天然气供应期限、数量、东西两条输气线路以及定价公式原则达成了一致。

  2019年,东线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项目正式开通,但西线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则因各类因素的影响,谈判进展缓慢。

  到了2020年9月,“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设计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2021年,俄气宣布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在蒙古成立“东方联盟输气管道”公司,以开展勘测设计工作并进行可行性研究。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22年,乌克兰局势恶化后,西方对俄制裁的升级迫使俄罗斯加速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2023年12月,分管能源工作的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已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达成原则性协议,正在审议商业条款,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石油正对价格进行讨论。2024年,“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初步设计和可行性研究完成,为最终签约奠定了技术基础。

  谈判的第一个争议点是管道的路线选择。俄罗斯一直主张过境蒙古方案,这条线路比直连中国缩短1000公里,可显著降低成本。但蒙古国的过境地位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需要平衡中俄蒙三方利益。最终,蒙古国通过承诺大幅降低过境费用并推进中蒙跨境铁路网络建设等“补位式合作”,成为项目的重要利益相关方。

  第二个争议点则是关于价格,在谈判初期,俄罗斯主张参照欧洲市场定价确定对华定价,中国则坚决要求消除“亚洲溢价”。据俄媒的相关报道,中国最终争取到低于俄对欧基准价的协议价格,这一突破打破了僵局,也标志着中国正从被动买家向能源市场规则制定者转变。

  内外因素交织下的国际能源合作

  “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的最终落地,是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反映了中俄两国的战略诉求,也反映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动带来的深刻影响。

  外部因素中,正如前文所说,乌克兰局势的持续发酵成为重塑全球能源格局的关键变量。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对欧天然气供应占比从40%暴跌至19%,西方市场的急剧萎缩加强了俄罗斯能源战略东移的紧迫性。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甚至表示,“西伯利亚力量2号”有望取代未获认证的输欧“北溪2”管道。

  此外,西方对俄制裁范围不断扩大,导致俄罗斯在深海焊接技术等关键领域受限,对相关的技术依赖进一步强化了俄罗斯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与此同时,欧洲能源危机导致国际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日本、韩国的液化天然气(LNG)进口价涨至400美元/千立方米,这一市场环境为中俄天然气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美国的地缘政治干扰则构成了另一影响因素,为遏制中俄合作,美国在2024年底向蒙古批准提供5亿美元基建贷款,并希望通过以蒙古为地缘杠杆,撬动中俄的天然气过境项目。这种以经济援助为条件的地缘政治博弈,反映了全球能源格局重构过程中的大国竞争态势。

  内部因素同样关键,对中国而言,“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具有重要的能源安全价值。每年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量,相当于2024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的四分之一。该项目将显著提升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并推动华北气价下降10%~15%,惠及民生与各类产业。有利于我国在全球能源价格剧烈波动的当下,通过多元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作为过境国,蒙古的战略考量和选择也同样重要。通过支持和参与项目,蒙古国不仅可获得稳定的过境费收入,还能通过参与项目提升自身在地区能源网络中的战略地位。

  多维意义与全球影响

  对俄罗斯而言,“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开通标志着其能源战略东移的跨越式进展,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半个世纪依赖欧洲市场的能源格局。“西伯利亚力量2号”年输气量达500亿立方米,加上已有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年输气量提升至440亿立方米)和远东管道(120亿立方米),俄罗斯对华年输气总量将达到1060亿立方米,占其天然气出口总量的45%,有效填补了欧洲市场萎缩带来的缺口。

  中国也通过该项目实现了能源安全战略的重大升级。除项目的规模效应使华北地区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外,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这部分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引入,将有助于中国进一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亿吨,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通过与俄罗斯的长期协议锁定能源供应,中国也在全球能源价格剧烈波动的背景下获得了宝贵的战略缓冲。

  对蒙古国而言,其发展路径也受到了显著影响。“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有960公里路段途径蒙古国,每年将为其带来10亿美元的过境费收入,相当于该国2024年GDP的4.5%,并预计创造约2万个就业岗位。

  201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连接中俄的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开工仪式

  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中俄承诺协助建设的跨境铁路网络将显著改善蒙古的地缘经济劣势,并帮助其实现基础设施升级。作为协议的一部分,蒙古还获得了部分天然气供应,为乌兰巴托等城市治理空气污染、减少煤炭依赖、开启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可能。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这种“过境经济”的模式也可以成为蒙古在大国竞争中在寻求生存空间、保持战略自主的同时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支点。

  在中俄层面,“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的开通,将使中俄关系再次实现飞跃,能源合作的相互依赖格局呈现出新的特征:俄罗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上升,但中国也高度依赖俄罗斯的稳定供应。该项目连同9月中俄签署的涵盖航天联合项目、人工智能研发、农业合作等近十个领域共20余份合作文件,标志着两国关系从传统的政治协作向经济技术深度融合转变。

  在中蒙层面,中蒙跨境铁路和电网项目通过“西伯利亚力量2号”获得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持,使蒙古国从单纯的过境国转变为区域基础设施枢纽。而中国也与蒙古形成了“管道+铁路”的立体合作网络。俄蒙关系也因项目获得新内涵,并加强了传统能源领域的联系。

  此外,“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开通将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地区形成新的能源安全复合体。通过“西伯利亚力量2号”与另外两条天然气管道,俄罗斯每年对华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12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东北亚地区年天然气消费量的35%。更重要的是,项目采用人民币与卢布各占50%的结算方式,与上合组织正在推进的“天然气网络”计划形成联动,加速了东亚天然气人民币定价中心的形成。

  项目还显著提升了中亚-东北亚能源走廊的战略价值。作为上合组织能源网络的关键节点,“西伯利亚力量2号”可能与“巴基斯坦溪”、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管道等项目形成潜在连接,并构建起覆盖欧亚大陆的跨国能源基础设施网络。这种整合不仅将降低区域能源交易成本,还将强化上合组织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对处于中间的过境国家而言,过境地位可以使其成为连接欧亚能源市场的枢纽,并将这种地缘价值转化为实际收益,从能源过境国升级为能源加工国。

  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地缘竞争格局也将因此发生微妙变化。美国对该项目干扰的失败,反映了经济务实主义和发展考量仍然在地区小国的对外决策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中国通过稳定的能源供应和较低的用气成本,增强了对东北亚制造业产业链的吸引力,可能加速区域产业布局的重构。

  9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俄蒙三国元首第七次会晤

  从全球层面的能源供给和国际秩序转型来看,“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的开通标志着全球能源地缘政治重心的历史性东移。俄罗斯对东西两方能源输送的此消彼长,不仅改变了全球能源流动地图,更重塑了国际能源市场的权力结构。

  亚洲正在从过去的价格被动接受者,逐渐成为具有定价影响力的市场主体。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5年亚洲天然气消费量占全球比重已达42%,超过欧洲的21%,“西伯利亚力量2号”等项目正是这一趋势的物质载体。

  该项目对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也带来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速能源贸易“去美元化”进程,中俄本币结算模式将被更多国家效仿,2025年全球天然气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已从2020年的不足1%升至8%;二是挑战美国主导的海上能源霸权,管道运输不受海上航道控制影响,降低了美国通过军事基地控制全球能源通道的能力;三是推动形成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减少了单一国家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操控能力。这些变化共同指向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全球能源治理新秩序。

  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而言,“西伯利亚力量2号”也使中俄战略协作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令两国在联合国、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的协调配合更加紧密。同时,项目展示的互利共赢合作模式,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选择——不依附于单一霸权,而是通过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
推荐阅读
·敢于创新的“当代艺术巨匠”黄建南
·省互联网产促会主席车敦安率队深入企业调研
·中国足球7-0大胜关岛
·对这位欧洲女性,中国很愤怒
·京津冀三地红十字会开展冬奥会模拟应急救护救援演练
·十大科技成果惊艳亮相 山东煤机产业生机勃勃
·馆藏文物现身拍卖行,四川省图书馆:系失窃文献
·香港海关侦破史上最大洗黑钱案,涉逾30亿港元拘捕6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部署创新思路举措做好节粮减损工作
·以昂扬斗志攻坚冲刺“六稳”“六保”
最新更新
·对这位欧洲女性,中国很愤怒
·历时20年,中俄蒙这两个争议点终于谈妥了
·特朗普又威胁欧洲:不许买俄石油,必须对中国施压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推动乌克兰危机早日实现政治解决
·安徽省公安机关专项招录279名公务员
·安徽省药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
·王清宪: 推动科研人员工程师产品经理协同创新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将于9月20-23日在合肥举办
·安徽:以作风之变凝聚奋进之力
·省委书记梁言顺乘船环巢湖全线开展调研
热门点击
· Burberry 发布 2021 春夏系列;Telfar 宣布与 Ugg 合作;东京时装周将有 11 品牌线下办秀
·虎扑女神偷拍翻车了?自拍身材火辣现实却被吐槽如大妈
·张若昀甜蜜表白唐艺昕:我爱她就像她爱我
·因为颜值上热搜,“央视最美女记者”王冰冰还是个全能选手!
·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司法机构绝不应被政治化
·求美女刘诗诗还是演“面瘫”吧 夸张的表情你撑不住!
·钦州港片区全力推进系统化集成式服务审批改革
·30岁还能拥有18岁的少女感?谭松韵的减龄秘诀全在这2点上
·伍戈:人民币短期升值空间或将收敛
·baby抹胸长裙大秀窈窕身材,肤白貌美,尽显女神风采
人员信息查询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24067946号-1 安徽发展网 © 版权所有 安徽发展网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