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8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县域/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2025”上,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壹城经济咨询中心(壹城智库)联合发布《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5》,揭晓“2025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和“2025中国省级开发区发展潜力百强”榜单。安徽省共12家开发区入选双榜,其中7家跻身高质量发展百强、5家入围发展潜力百强,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凸显安徽开发区梯次发展格局的强劲活力。
记者梳理榜单发现,在代表综合实力的高质量发展百强评选中,我省开发区呈现“合肥引领、多地协同”的特征。合肥市5家园区集体上榜,包括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第13位)、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17位)、肥西经济开发区(第28位)、肥东经济开发区(第92位)及包河经济开发区(第98位);阜阳市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84位)与马鞍山市当涂经济开发区(第31位)同步入选,形成核心城市带动与区域支点并进的发展态势。该榜单以产业发展、创新动能、开放水平、营商环境为核心维度,并设置“规上工业总产值或园区总收入超300亿元”的硬性门槛,入选园区在产业集聚度、创新投入强度等指标上表现突出。
在发展潜力百强评选中,我省开发区布局更趋均衡。蚌埠经济开发区位列全国第2位,成为皖北地区重要增长极;滁州市来安经济开发区(第16位)、六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21位)、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22位)及芜湖市新芜经济开发区(第59位)共同构建沿江与皖中创新走廊,展现多点开花的区域协调发展潜力。潜力榜单聚焦增长动能与后发优势评估,为安徽产业梯度布局提供新支点。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包河经开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合肥主城区的唯一代表,其发展路径具有典型意义。该区依托区位优势,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推动产城融合与创新资源集聚,其集约化发展模式成为合肥都市圈产业升级的缩影。
此次双榜评选深度契合我国开发区从规模扩张向能级跃升的转型趋势。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省级开发区通过产业链整合、创新平台搭建及绿色集约改造,逐步形成千亿级产业矩阵。例如合肥新站高新区建成全球最大显示面板基地,2024年产值达1500亿元;界首高新区以循环经济为特色,为皖北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样板。安徽入选园区在创新投入强度、单位土地产出效益等指标上的优势,正是全省深化开发区创新升级工程、优化营商环境的直接体现。
当前,安徽正加速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创新驱动与绿色集约发展。12家园区的双榜题名,既是对我省开发区综合实力的权威认可,也为“十五五”时期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未来,相关园区将进一步聚焦特色产业、完善科创生态,深化长三角产业链协作,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锻造更强引擎。(记者 张贤良)
附:“2025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和“2025中国省级开发区发展潜力百强”榜单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