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寓意“中华始祖,龙的传人”的池州华龙洞遗址,近日开启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此次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至县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开展。
△华龙洞遗址远景图
华龙洞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汪村村庞汪组梅源山南麓,是我省继和县直立人、巢县智人遗址之后发现的第3处古人类遗址,也是继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又一处出土古人类化石最为丰富,同时包含石制品、骨器等古人类生存活动证据,以及大量动物化石在内的综合性古人类遗址。2014年、2015年和2018年,这里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正式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一批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数百件石制品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标本。
这次考古发掘工作在4月到6月以及9月到11月分两期开展,根据华龙洞遗址堆积的特点,对发掘核心区域布设两个40平方米的探方,陆续对华龙洞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加固、摸排、定位、清理等工作。目前已发现部分珍贵的标本。
△“东至人”复原像
“华龙洞遗址除了发现人类遗址以外,还发现了6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以及人类使用的工具和大量砍砸痕迹,是继周口店以后我们国家发现的(同时含有古人类化石、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最为完整的一个地点,对于探查我们中华文明的演化历史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告诉记者。
△华龙洞遗址发掘出土部分古人类化石
在华龙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本体保护工程的前期工作中,东至县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遗址发现部分古人类化石,上报国家文物局申请考古发掘,也是国家文物局近日批准的安徽省7个2024年度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之一。目前,该县正逐步加强华龙洞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
△华龙洞遗址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华龙洞遗址周边的环境改造,进一步将华龙洞遗址打造成为科研科普基地,为发展我们的考古游、研学游做出努力。”东至县文旅局文物保护股负责人金泽田说。(记者 袁江凯 王兆)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