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近年来,安徽积极发挥基金投资、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引导、撬动、增信”作用,引导全省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不断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数九寒冬,合肥波林新材料公司的生产车间却是一片火热,产线上一批批高端装备制造零部件产品,即将发往海外。公司负责人蒋伟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高的销售态势,离不开企业对新产品的持续研发。
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蒋伟
我们每年都是这样不断地研发一些新的产品,假如没有更多的资金公司用于研发,你不发展别人就发展了。
正是看中合肥波林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找到了他们,双方通过签署“贷款协议+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函”模式,为他们提供了总额1.8亿元的授信支持。
合肥波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蒋伟
一直从初创期、成长期、甚至上市等等,整个形成一种战略合作关系,企业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书记 行长 梅霜
工行也积极通过搭建系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设置专门的风险评价体系,突出从看过去向看未来转变,2023年贷款增量已经突破了1000亿元。
从研发投入,到成果产出,再到项目产业化落地,为引导金融资本更多地投入科创领域,2023年,安徽印发了《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实施方案》,鼓励银企双方开展中长期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战略合作,有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经济”的良性循环。截至2023年12月末,“共同成长计划”签约银行75家,对接科技企业1.6万户,已为7972户科技企业投放贷款844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 副行长 黄敏
在这个计划里面,科技企业和银行都根据未来的远景来设计资金的供给,双方就可以约定把利息进行减免,甚至是无息贷款,如果企业上市 银行在利率上面是可以重新定价,来覆盖它之前的风险。
为支持更多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加速成长,去年,《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印发实施,通过组建5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撬动,形成总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同时,安徽还以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协调整合政府、银行、证券、保险、股权投资机构等资源,形成股、贷、债、保、担等联动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合肥城市云数据公司就通过专利质押、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无形资产融资租赁等方式,与合肥兴泰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高学贵
我们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真正地把无形“知产”变成我的“资产”,兴泰给我们有三年期的贷款,至还有几天的过桥贷款,非常灵活,授信额度至少有1.66个亿(元)。
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徐蕾
我们是设立了科技租赁、科技担保、科技小贷等专营机构,培育形成了730亿元的基金丛林,近3年来 对科创企业的融资应该是超过了2800户,金额超过了157亿元。
2021年以来,安徽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连跨4个千亿台阶,2023年三季度末达5648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由4.49%提升至7.36%。截至2023年末,在皖落地的私募基金规模1.61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2023年,全省境内上市公司达到175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29家;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光伏等“新三样”产业领域上市公司已达15家,居全国第6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 副局长 施其武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引导银行机构、保险机构来大力地支持科创金融的发展,开发了初创信用贷、成长接力贷,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接力式的金融服务,为安徽打造“三地一区”贡献了金融的力量。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