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阜阳“疫”线处处闪耀文明之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勇当战“疫”先锋,11万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编织着关怀,凝聚成力量,绘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志愿服务映初心
争做抗疫“排头兵”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阜阳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身穿白色“盔甲”或红色马甲,不畏艰险、逆行而上,用行动扛起疫情防控的责任和担当,为守护这座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宝贝们,做好个人防护,居家别出屋……”甜美的声音在颍泉区中市街道工业园社区的祥和居小区里回荡着,亲切又有家常味。拿着小喇叭吆喝的人名叫李静,自3月中旬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她已在抗疫一线奋战近一个月。
颍泉区中市街道工业园社区的志愿者用小喇叭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
扫码、测体温、宣传防疫知识、组织群众做核酸……李静与她的小伙伴们从早忙到晚,休息间隙就在小区座椅上坐一下或在草坪上躺一会儿。尽管工作辛苦,但姑娘们从不叫苦叫累,“既然来做志愿者,就好好干。一想到因为自己的坚守,大家的安全有了保障,就觉得很值得。”
颍州区鼓楼街道白衣桥社区的志愿者帮群众送外卖
“按防疫要求,管控区居民足不出区,居民大多通过网购补充生活用品。”从颍州区财政局下沉基层一线的志愿者白光旭说,“虽然居民不能出去,但如果有需要,只要在微信群或电话里讲一声,我们都会及时帮忙。”
日前,在颍泉区甜水井巷卡点,一名60多岁的居民反映自己的降压药吃完了。在确认其购买的药品名和数量后,志愿者寿建峰立即前往药店代购。“这个小区里老人较多,一些需要吃药的居民,我们会时刻关注他们的需求。”寿建峰说,仅当天他就外出6次为居民买药。
移风易俗入民心
弘扬文明“新风尚”
自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阜阳市文明办联合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的通告》。广大群众自觉响应,争做移风易俗带头人,纷纷让传统习俗为疫情防控“让路”。
“谢谢你们的关心,老母亲临终交代了,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能给大家添麻烦,要减少人员聚集,一切从简。”日前,颍州区三合镇新宅村宁庄88岁老党员王其英在家中去世,家属遵照老人遗愿,主动摒弃传统丧葬习俗,从简操办丧事,并电话通知亲朋好友。
太和县原墙镇西街村村民岳傲伟原定于4月16日举行结婚仪式,婚礼事宜已准备完备,也早早告知了亲友,但为了配合疫情防控,他决定推迟婚礼。对此,新娘宁婉玉也非常赞同:“尽管这场婚礼我们期待已久,但面对疫情,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不给疫情防控添麻烦”。
志愿者入户向岳傲伟母亲岳红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
岳傲伟母亲岳红积极响应政策
推迟婚礼之后,岳傲伟还主动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全力协助西街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写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道德模范当标杆
身边好人做榜样
连日来,阜阳市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以榜样的力量,汇聚起阻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中国好人、第七届安徽省道德模范曹春雨带领阜阳中青应急服务队(原阜阳蓝天救援队)全体队员投入到抗疫一线:在各乡镇、街道、社区做志愿者,协助开展卡点执勤、消杀、装卸转运防疫物资等工作,并赴隔离点助力疫情防控。
阜阳中青应急服务队队员装卸物资
阜阳好人卢飞组织志愿者驰援企业、学校、社区采集核酸,同时还筹备疫情防控物资,向颍州区文峰街道河滨社区捐赠医用外科口罩6000个,医用酒精3箱,84消毒液5箱,农夫山泉矿泉水20件。他说:“我多次参加应急抢险工作,有丰富的经验。在一线开展工作,我心里踏实。”
阜阳好人(左二)卢飞在社区协助核酸检测
阜阳市道德模范程里成作为志愿者,连续多日服务在抗疫一线:在居民楼挨家挨户发放出入证,核实核酸检测情况;摸排需要帮助的独居老人、学生和租户等群体,为他们解决困难;主动和社区对接,负责所在楼栋帮扶居民的吃饭问题……
阜阳市道德模范程里成上门摸排居民需求
疫情中的阜阳每天都上演着动人的故事,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已成为保障居民生活的重要力量,成为文明阜阳的亮丽底色,为新时代阜阳人树起崇德向善的文明坐标。(李京泽)
来源:阜阳文明网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