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厚植创新沃土,推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加快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焕发出大能量。
这几天,在位于合肥市肥西县的中科创微公司,负责人黄芳胜正带领团队一起对这批即将出口欧盟的“感应微胶囊灭火毯”进行最后的测试。与传统的灭火毯通过隔绝氧气、窒息灭火不同,这款新产品因为附着了上百万颗灭火微胶囊,当发生火灾或者温度异常时,胶囊内部灭火剂会气化膨胀冲破外壳,能快速有效地将火源扼杀在摇篮之中。
中国科大先研院研究员 合肥中科创微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黄芳胜:
早期微胶囊灭火技术由国外少数国家掌握,国内基本依赖于进口。基于自己研发的流动聚焦微流体生产平台,我们实现了高性能灭火微胶囊产品的生产,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目前,我们的产品出口东南亚和欧洲等地。
黄芳胜告诉记者,团队拥有相关的论文70余篇、专利近10项。然而,在推进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资金、场地、应用场景等一系列难题接踵而来。得知这一情况后,企业所在园区主动联系了他们并抛出了橄榄枝。
中国科大先研院研究员 合肥中科创微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黄芳胜:
当地政府基金及政策共计200余万元的创业资金支持,1000平米的厂房补贴,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一个进程。正是由于这些政策支撑,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我们认为创业在安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正是得益于安徽良好的创新环境,一大批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今年前2个月,全省吸纳技术合同1665项,合同成交额196.80亿元。为推动更多的成果转化和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安徽围绕“政产学研金服用”等方面,通过政策支持、资源优化配置等有效驱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在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安徽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自主研发的大数据种植管理平台进行维护,这套系统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建模来进行农业精细化种植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创业初期,轻资产、无抵押,无法融资是企业的大难题。在当地科技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他们申请获批了“科技创新券”。
安徽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邬博:
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大支持,涵盖了我们三分之一的研发成本。目前,我们这套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5.7%,并且我们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未来会实现由AI来控制整套设备的智能化种植生产。
作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券试点城市。“科技创新券”是马鞍山市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项创新扶持之举,也就是企业研发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后,由科技部门支付部分研发费用。
马鞍山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成果转化部 部长 周元珺:
截至目前,320家次企业申请了“创新券”,47个项目完成了兑付,兑付总金额400余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超3000万元,实现了企业技术需求解决、经济效益提升。
向“新”而行,以“质”赋能。随着一大批优质要素资源汇集,过去一年,全省平均每天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近20家。目前,安徽科技型中小企业超3.5万家,居全国第5位。
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与促进处 处长 王聿然:
鼓励科研团队“创业式”转化,强化需求驱动的“订单式”转化,探索科技成果“场景式”转化,进一步贯通科技创新、转化孵化、企业培育、产业集聚全链条,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