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至19日,淮南市的白蓝集团、旭咚食品、安徽振华等3家牛肉汤企业先后到达法国、荷兰,现场推介淮南牛肉汤。此番“出海远航”,让淮南牛肉汤香飘塞纳河畔,名扬阿姆斯特丹。
淮南,一座浸润着诗意与烟火的城市。淮南牛肉汤,一道沉淀千年楚韵的“非遗美食”。从飘香长三角到畅销长城内外,从布局大江南北到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享有“天下名吃、汤食一绝”美誉的淮南牛肉汤,正香飘万里!
千年传承:从“楚王鼎”到“百姓碗”
淮南人的一天,从氤氲着浓郁的牛肉汤香味中拉开序幕。“老板,来碗汤,多加点牛肉,配上粉丝和千张!”一声声食客的呼唤,一碗碗热气升腾的鲜汤,再配上刚出炉的油酥烧饼,街头巷尾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
倘若时光可以倒流,2000多年前的楚王想必也会高呼:“再来一碗!”前不久,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获评2024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古墓中出土的最大青铜鼎里,依然保留着牛骨。受全球食客青睐的淮南牛肉汤,早在2000多年前,已经端上了“王”的餐桌。
循着这碗汤的香气,时光穿越回公元前241年。那一年,楚考烈王为避强秦锋芒,将国都迁于寿春。在这里,楚国又历经四王,800年的辉煌戛然落幕。
强楚虽亡,但流动着的文化基因深深地烙在了淮南。去年底,武王墩一号墓完成野外考古发掘,墓主人确定为楚考烈王,墓中出土了一尊口径89厘米的三足大鼎。这尊大鼎中还存着已经碳化的大块牛骨。
面对鼎内牛骨,众多网友惊呼:2000多年前的楚国,已经有了“牛肉汤”?!
网友的想象契合了楚人的味蕾。楚人擅食,《楚辞·招魂》篇中的宫廷食谱列举了30多种肉食和烹饪方法,熬煮一鼎牛肉汤,而楚王当时想必也好这一口。
“淮南”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划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淮南”由此成为正式地名。
公元前164年,刘安被册封为“淮南王”,他在八公山上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相传,秋冬时节其仆人送餐上山,常因登山耗时太久而导致菜肴变凉。厨师杀牛取骨,加入滋补草药熬骨煮汤,并搭配牛肉等制成牛肉汤,然后在汤上浇盖牛油油花保持温度。刘安品尝后,对牛肉汤赞不绝口。
刘安与门客编撰的《淮南子》中言,“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之体。”这碗汤自刘安起便有了“淮南”的地域名号。
如今,牛肉汤已从“王”的美食,端上寻常百姓的餐桌,成为淮南最具辨识度的城市IP。在外打拼的淮南人,这碗汤是剪不断的乡情纽带;对远道而来的旅人,这碗汤则是读懂淮南最鲜活的味觉密码。
产业崛起:一碗汤“熬”出百亿产业链
3月29日,2025淮南牛肉汤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29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22.21亿元,为淮南打造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淮南牛肉汤作为典型代表,先后被纳入中华营养早餐工程、中国旅游金牌小吃、首批“中华小吃名录”、国家《地标美食名录》等,多次走进央视荧屏,其制作技艺更是跻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淮南市围绕从“一碗汤”向“一条链”转变,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融合化步伐,初步实现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我们不断完善顶格推进机制,出台《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淮南牛肉汤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关于支持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市财政每年拿出4000万元资金,真金白银赋能牛肉汤全产业发展。”淮南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蒋超告诉记者,淮南将紧盯“到2027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超500亿元”目标,力争把牛肉汤“熬成”大产业。
走进淮南市八公山区的淮南牛肉汤产业园,一股浓郁的牛肉汤香味扑面而来。旭咚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里,一边是大型高压锅煮制牛肉汤,一边是工人选料配料。
“一次性可以煮5000多公斤牛骨和牛肉,汤汁熬制完成后,在-45℃的低温中急冻锁鲜,为冷链运输做好准备。”公司副总经理周智说,旭咚食品制定了中国第一份冷冻牛肉汤的企业标准,每天可生产2万包淮南牛肉汤。
淮南市把牛肉汤产业链作为绿色食品“七大产业链”第一链,以“阵地战”打造“产业集聚地”,建专业园区、搭各类平台,招大引强,推动淮南牛肉汤由“门店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几年来,淮南市投资100多亿元建设淮南牛肉汤产业核心区,寿县、八公山和毛集绿色食品产业园,田家庵、大通、潘集加工基地建成标准化厂房超100万平方米,形成“一区三园多基地”的淮南牛肉汤产业布局。
“新招引亿元以上的淮农食品、绿创食品、灏源食品等企业先后投产,均建成数字化牛肉汤生产线。”淮南市投资促进局局长盛筠表示,2024年新增全产业链项目39个。
按照“中央厨房+百城万店”目标,白蓝集团依托盒马超市在全国开设83家门店,供销集团牛肉汤公司在上海、深圳开设11家门店,为52家牛肉汤门店供应料包。旭咚食品科技公司在合肥开设橘生南品牌门店3家,淮蓝香公司今年将面向长三角地区铺设50家门店。
走出国门:用“东方滋味”征服“世界味蕾”
从“小众单品”升级为“网红爆品”,淮南牛肉汤不仅在技术更新、品质提升、规模扩大中“化茧成蝶”,也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4月14日至16日,“舌尖上的安徽——徽派美食推介会”在法国巴黎召开。白蓝集团、旭咚食品、安徽振华等3家牛肉汤企业精彩亮相。
“2000多年前,中国的楚国王室用牛骨、香料和耐心,熬出了第一碗牛肉汤。今天,这碗汤跨越万里,来到法国——一个同样以美食为骄傲的国度。”安徽旭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健的一番开场白,立刻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
“如果说法国有红酒、鹅肝和松露,那淮南,除了白嫩的豆腐,还有这碗流淌着东方滋味的牛肉汤。”
“我们先像品红酒一样闻一闻扑鼻的香味,再像吃法棍一样把烧饼蘸上汤汁,最后端起汤碗,吸上一口浓厚的汤汁——这就是对淮南牛肉汤最好的赞美……”
如果说精彩的介绍吊足了大家的胃口,那现场熬制的淮南牛肉汤香味四溢,更是让中法宾客齿颊留香。现场品鉴中,160碗淮南牛肉汤被一抢而空,150份淮南牛肉汤预包装产品也被包揽入怀。
“C'est délicieux(真美味)!”法国农业部畜牧部主任Thomas Pavie连吃两碗,直竖大拇指。
随着淮南牛肉汤此番“出海远航”,淮南市人民政府代表团拜访安徽同乡会,了解欧洲农产品市场需求和贸易规则,借助同乡会成员在当地的人脉和市场资源,探索淮南牛肉汤等绿色食品进入欧洲市场的路径。
“作为淮南人,我对淮南牛肉汤充满感情,也对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法国安徽同乡会副会长孙涛表示,将积极牵线搭桥,推荐淮南牛肉汤。
“期待淮南牛肉汤早日来到法国。”法国中国工商会会长肖亮表示,将对接相关部门,办理相关资质,助力产品宣传、市场开拓。
近年来,中法两国在农业食品领域合作紧密,共同建立了“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全链条快速协同机制。此次淮南牛肉汤“出海”,架起学习、交流、合作的桥梁,也让更多法国人认识安徽农业、了解徽派美食。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淮南牛肉汤同样受到追捧,大家对经典口味、番茄口味的淮南牛肉汤预包装产品赞不绝口。
如今的淮南牛肉汤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和温情。“常温”“冷冻”“冲泡”三种类型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新研发的番茄、酸菜、藤椒、咖喱等口味,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日本、迪拜等国家,淮南牛肉汤门店已是星罗棋布,泰国曼谷店也成为当地“网红店”。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淮南市共有牛肉汤全产业链企业235家,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320亿元。
当地方风味拥抱国际标准,淮南这碗穿越千年的浓汤,正在世界餐桌书写新的传奇。
记者 柏松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