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合肥 亳州 淮北 宿州 阜阳 蚌埠 淮南 滁州 六安 芜湖 马鞍山 安庆 池州 铜陵 宣城 黄山
滚动播报:

首页 > 内容管理 > 政经

安徽:下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盘棋”

2025年03月17日 23:54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在建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横跨两岸格外壮观,长江上货船穿梭不息,一派繁忙运输景象。大桥建成通车后,对于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加强长三角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紧扣“高质量”,提速“一体化”,下好“一盘棋”。

我省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深入开展创新探索和攻坚突破,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高层次协同开放、生态环境共治联保等领域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

协同创新

加强科技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走进长三角知名高校院所,搭建产学研对接服务平台,一项名为“长三角高校院所行”的活动,已然成为我省深化长三角科技合作的品牌活动之一。

去年11月,“长三角高校院所行”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办。现场既有地市的创新政策宣介,又有学校的项目路演,还有安徽企业发布的技术需求,产、学、研三方深度交流,气氛热烈。

据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长三角高校院所行”活动主要是面向长三角知名高校院所,通过政策宣讲、专题报告、需求发布、成果路演、交流对接、项目签约、场景发布、圆桌论坛等多种方式,搭建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创新成果对接平台,帮助我省解决产业发展堵点和企业技术需求卡点,同时引进成果来皖转化、引进人才来皖发展、引进平台来皖落地,提升安徽开放创新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

一项项对接活动,带来丰硕的合作成果。截至目前,“长三角高校院所行”活动已先后走进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12所沪苏浙知名高校。与500余名专家团队建立了对接联系,帮助我省企业328项技术需求实现精准对接,引进51项高校最新创新成果来皖转化,签订各类合同333项、金额达61.4亿元,合同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84%、631%,与紫金山实验室、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沪苏浙高能级创新平台建立了对接合作渠道。

“长三角高校院所行”,是我省加强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我省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累计与沪苏浙立项实施国家级和省级攻关项目90项,升级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全省8608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与沪苏浙共享共用;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作用,与沪苏浙共建首批12家创新联合体。

共建共享

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丹阳社区,拥有同样的地名、相通的街道,“一脚踏两地、鸡鸣闻两省”成了这里最具特色的地理标志。2016年,两地派出所在两个丹阳交界处联合设立了皖苏“两省一街”警务室。该警务室设立皖苏两地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两省群众“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目前,在已有警务跨省合作基础上,马鞍山市进一步拓展深化“两省一街”共管共治的政务服务功能,设置5个“跨省通办”窗口,2024年办理民生事项超1500件。

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我省携手沪苏浙共同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和城市(县、区)“一对一”结对,取得一批显著成果。

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结对合作帮扶持续深化,重点任务全面推进,“7+3”合作园区落地项目超过300个;省际毗邻地区合作提质升级,宁滁、宁马新型功能区累计落地亿元以上项目275个;宣城市纳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范围,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批复设立。

长三角居民服务“一卡通办”事项扩大到78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扩大到176项。我省与沪苏浙合作共建6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部开诊,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长三角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建设,积极探索异地养老新模式……

足不出省即可享受更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异地医保报销等事项办理更加便捷;电子证照在长三角地区互认通用,享受“一网通办”服务,长三角群众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一体化发展的“红利”,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围绕高层次协同开放,我省主动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制定印发安徽任务清单,参与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安徽联动发展区;与沪苏浙揭牌成立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推进长三角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沿江各港口与洋山港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共保生态

绿色美丽长三角照进现实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

初春的黄山,风景如画,新安江犹如一条耀眼的银练穿行在长三角南翼。游船缓缓行驶在江上,绿水、碧空、青山,俨然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的新安江,向东流入浙江省千岛湖,干流长359公里,在安徽境内242.3公里。皖浙两省,有着“同饮一江水”的情谊,更有着“共护母亲河”的信念。

10多年来,皖浙两省接续开展三轮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安徽年年实现水质达标的承诺,不仅获得了补偿资金,还正在加快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质量转化的通道。

如今,新安江已成全国水质最好河流之一,跨省断面生态保护补偿系数连续13年优于考核标准,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始终在携手努力。三省一市共同制定国内首部跨省域绿道建设标准,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西大别山区、皖南—浙西—浙南山区绿色生态屏障扎实推进;落实与江苏、浙江交界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长江、淮河干流出境水质保持Ⅱ类;深化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皖苏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签约实施。

同守一江清水,共护万里碧空。环境共保之下,绿色美丽长三角照进现实。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
推荐阅读
·敢于创新的“当代艺术巨匠”黄建南
·省互联网产促会主席车敦安率队深入企业调研
·中国足球7-0大胜关岛
·人民日报: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京津冀三地红十字会开展冬奥会模拟应急救护救援演练
·十大科技成果惊艳亮相 山东煤机产业生机勃勃
·馆藏文物现身拍卖行,四川省图书馆:系失窃文献
·香港海关侦破史上最大洗黑钱案,涉逾30亿港元拘捕6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部署创新思路举措做好节粮减损工作
·以昂扬斗志攻坚冲刺“六稳”“六保”
最新更新
·人民日报: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今年已追回225亿赃款
·美情报机构盯上我国这一领域!详情披露
·外交部驻港公署:绝不接受、绝不容忍、绝不姑息
·合肥首创“研发专项贷”助企创新
·中共芜湖市委组织部公告
·专家和版权从业者齐聚安徽
·省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机关党组会议
·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在肥举办 梁言顺致辞
·梁言顺走访驻军某部 看望慰问部队官兵
热门点击
· Burberry 发布 2021 春夏系列;Telfar 宣布与 Ugg 合作;东京时装周将有 11 品牌线下办秀
·虎扑女神偷拍翻车了?自拍身材火辣现实却被吐槽如大妈
·张若昀甜蜜表白唐艺昕:我爱她就像她爱我
·因为颜值上热搜,“央视最美女记者”王冰冰还是个全能选手!
·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司法机构绝不应被政治化
·求美女刘诗诗还是演“面瘫”吧 夸张的表情你撑不住!
·钦州港片区全力推进系统化集成式服务审批改革
·伍戈:人民币短期升值空间或将收敛
·30岁还能拥有18岁的少女感?谭松韵的减龄秘诀全在这2点上
·baby抹胸长裙大秀窈窕身材,肤白貌美,尽显女神风采
人员信息查询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24067946号-1 安徽发展网 © 版权所有 安徽发展网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