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记者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全省正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作用,多点发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其中,今年将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构建“交易+登记”的土地二级市场,推动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近年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充分发挥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作用,突出抓好规划管理、用地审批等工作,从多个方面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服务保障。
2023年,安徽省内合肥市庐江县、亳州市谯城区、淮南市寿县等11个县(市、区)获批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通过盘活集体土地资源,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能力,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截至目前,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稳妥展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共摸排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8049宗、面积66856亩,其中条件成熟三年内可入市的2990宗、面积29193亩,11个试点地区共入市114宗、面积1646亩。
今年,全省将纵深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构建“交易+登记”的土地二级市场,推动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安徽还持续加强对重点地区的支持,省自然资源厅单列1.67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支持脱贫地区,实施“增减挂钩﹢补充耕地”组合政策,产生的节余指标优先用于乡村振兴。2024年,对脱贫地区有偿调剂增减挂钩节余指标2855亩、补充耕地0.4万亩,助力脱贫县(区)争取帮扶资金20.2亿元。
为了保障产业用地需求,全省积极落实农村建设用地政策,实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应保尽保;将设施农业用地上图入库工作下放到乡镇,精简备案流程,保障种植养殖产业发展需求。
此外,重视优化村庄建设布局。全省以聚集提升类和特色保护类村庄为重点,坚持“急用先编、优先审批”,因地制宜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合理布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科学引导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