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合肥 亳州 淮北 宿州 阜阳 蚌埠 淮南 滁州 六安 芜湖 马鞍山 安庆 池州 铜陵 宣城 黄山
滚动播报:

首页 > 内容管理 > 政经

安徽省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2025年02月20日 06:36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兴“三农”,固邦基。作为农业大省,安徽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履铿锵有力。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放眼全省,人们辛勤耕耘,嫩绿色的麦苗正茁壮成长,大棚里各色蔬菜新鲜水灵,乡野间人勤春早只争朝夕……江淮大地正以“农”墨重彩之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稳产保供,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雨水节气已至,春管春耕工作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在肥西县严店镇三元村,种粮大户孔勇正和农机手争分夺秒地在小麦地边操作无人机撒播氮肥,促苗早发、促弱转壮;在阜南县,搭载了视频摄像头和深度传感器的智能除草机可以实时捕捉田间图像,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除草效果较好的同时还不伤苗;在芜湖市繁昌区,该区组织了近百名农技人员,形成春季田间管理服务专班,指导农户开展田间管理……我省各地抢抓农时,加紧春季农业生产,为全年丰收开好头、起好步。

  去年,我省粮食总产量836.9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5位,连续8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

  粮食产量何以再创新高?近年来,我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始终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每年净调出粮食2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

  为调整优化粮食结构,我省在全国率先绘制优质专用粮食地图,探索出一条“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的优质专用粮食发展道路,全省优质专用小麦、水稻面积稳定在80%以上。

  去年,我省还全面实施“四良两优”工程,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54.6万亩,生物育种实验室启动建设。

  粮食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去年,我省因时因势制定收购预案并作好各项准备,“两季”收购共准备空仓容超3200万吨、资金640多亿元,切实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扎实做好政策、资金、信贷、监督等各项收购服务,以实际行动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舒心粮”。

  来自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我省全年收购新粮1829万吨,购销形势稳定向好,市场流通顺畅有序。

  既要吃得饱,也要吃得好。我省树立大食物观,统筹推进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菜篮子”“果盘子”更加丰富,肉蛋奶供应充足。去年,蔬菜产量2717.4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486.5万吨,禽蛋、生牛奶产量分别增长3.2%和17.9%。

  统筹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家园。把农村建设得美好,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民群众才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霄坑绿茶”凭借耐泡味浓、回甘润喉的高品质声名远扬,年产茶叶7万公斤、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在利辛县,近百个驻村工作队为各村送来了懂政策、能管理、会经营的专业人才,全面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在六安市裕安区大别山红绿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群山中的革命遗址、红色印记散发出耀眼光芒,当地突出发挥红绿资源优势,加快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旅游振兴……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乡村呈现新气象。

  去年,我省突出三产融合,乡村产业实现新跨越。新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00个,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2.6%,皖北品质粮食、优质蛋白、绿色果蔬、徽派预制菜、功能食品五大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7.3%。

  “今年我们将大力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推进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并推进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体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还将不断培育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发展收益。

  在乡村建设上,我省扎实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中心村建设,通过“由点及线、连线扩面”,做到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打造处处有景、步步如画的现代乡村山居图。5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94%的农村人口。全省已建在建精品示范村411个、省级中心村9083个,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遍布江淮大地。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省积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稳步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广“爱心超市”“振风超市”等乡村治理积分制模式。

  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动力活力

  今年1月25日,在凤阳县小岗村的2024年度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分红大会上,村民们喜提2024年度分红“红包”。

  村民分红,是小岗村探索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成果,村民“人人持股”,实现连续八年分红,累计分红总金额突破2000万元。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小岗村坚持敢为人先、干字当头,实现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80万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我省坚持从实际出发,为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安徽方案”。

  去年,我省成为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3个整省试点的省份之一,在全国率先出台二轮土地到期延包整省试点方案,探索出延包“八步工作法”和解决无地少地农户“地、利、岗、保”相结合的办法。截至2024年底,当年到期的27个县(市、区)的437.1万农户,已完成延包合同签订428.4万户、占到期农户总数的98.01%。

  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将高质量推进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整省试点,完成年内到期662万农户延包任务。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时,探索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有效实现形式。

  在“2024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名单中,我省共有92家农民合作社入选,数量占全国18.4%,入选总数位居全国第二。

  这是我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省坚持家庭农场扩量、农民合作社规范的工作思路,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有序发展。截至2024年底,家庭农场数量达34.3万个、居全国第1位,农民合作社达11.5万个、居全国第4位,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6万个、居全国第6位。

  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去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7元,增长6.4%。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前,我省各地各部门正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加快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记者 许昊杰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
推荐阅读
·敢于创新的“当代艺术巨匠”黄建南
·省互联网产促会主席车敦安率队深入企业调研
·中国足球7-0大胜关岛
·黄建南荣获好莱坞第97届奥斯卡终身艺术成就奖(金人奖)
·京津冀三地红十字会开展冬奥会模拟应急救护救援演练
·十大科技成果惊艳亮相 山东煤机产业生机勃勃
·馆藏文物现身拍卖行,四川省图书馆:系失窃文献
·香港海关侦破史上最大洗黑钱案,涉逾30亿港元拘捕6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部署创新思路举措做好节粮减损工作
·以昂扬斗志攻坚冲刺“六稳”“六保”
最新更新
·黄建南荣获好莱坞第97届奥斯卡终身艺术成就奖(金人奖)
·“两山”理念改变中国引领时代
·合肥房贷“商转公”年限再放宽
·12部门联合发布意见加强长江流域执法司法工作协同
·阜阳以“文艺 +”破题农业大市的气质转变
·安徽多县(区)主要领导调整
·112家省级部门向社会公开2024年度部门决算
·唐良智深入滁州市开展调研
·王清宪与王云峰举行工作会谈
·王清宪主持召开省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
热门点击
· Burberry 发布 2021 春夏系列;Telfar 宣布与 Ugg 合作;东京时装周将有 11 品牌线下办秀
·虎扑女神偷拍翻车了?自拍身材火辣现实却被吐槽如大妈
·张若昀甜蜜表白唐艺昕:我爱她就像她爱我
·因为颜值上热搜,“央视最美女记者”王冰冰还是个全能选手!
·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司法机构绝不应被政治化
·求美女刘诗诗还是演“面瘫”吧 夸张的表情你撑不住!
·钦州港片区全力推进系统化集成式服务审批改革
·30岁还能拥有18岁的少女感?谭松韵的减龄秘诀全在这2点上
·伍戈:人民币短期升值空间或将收敛
·baby抹胸长裙大秀窈窕身材,肤白貌美,尽显女神风采
人员信息查询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24067946号-1 安徽发展网 © 版权所有 安徽发展网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