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展网讯(胡金平 报道)遍地的白姜散发着姜香,一栋栋小洋房洋气又高贵,御赐状元红牡丹阳春花开、花繁叶茂,有着“铜陵第一洞”之称的双龙洞内泉水、小溪常年不断......近年来,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依托相关项目建设,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创新经营模式等,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七彩缤纷”美丽画卷。
义安区天门镇双龙村位于天门镇西边,是一个完整行政村,总面积8.3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2850人1030户,辖2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220人750户,村主要矿产是水泥用石灰岩,主导支柱产业为铜陵白姜种植,正宗老董店本地铜陵白姜产地,平均年220户520亩左右规模。
据双龙村党委书记盛侃介绍,为建设和美乡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创新经营模式,近年来,该村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和上峰团山水泥用石灰岩采矿矿山等项目建设,同时积极筹划县道天店路龙口岭段拓宽降坡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双龙村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该村东与天门村接壤,南与五峰村毗邻,北与铜陵市郊区相通,沪渝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南有顺牌公路,北有龙凤路,天店路南北穿村与铜陵市贯通,另有村村通、组组通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捷,目前整村区域内基本实现了组组通和户户通全覆盖。
双龙村环境优美,生态宜居。该村所在区域属丘陵小山区,地形复杂。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水资源颇丰,为整个村域提供了良好的水系环境。同时,整个村域的生态环境以自然环境为主,山林和水系又共同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的生态系统。多年来持续发力,一棒接着一棒干,实施了系列和美乡村工程项目建设,使全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双龙村文化很丰富,底蕴很深厚。据悉,该村铜陵历史上职位最高的官员盛度的故里,盛度曾任北宋翰林学士、兵部郎中、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枢密使(宰相)等,为官期间廉洁、为民、敢于担当,因此获得御赐状元红牡丹一株,至今仍然阳春花开、花繁叶茂。另有位于文一·十里春风项目与双龙洞风景区旁边的由秀才盛光卿建于清朝光绪30年间公元1903年“盛氏老宅”, 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很高。不仅如此,双龙村内有一天然景观双龙洞远近闻名,四季恒温,泉水、小溪常年不断,洞内冬暖夏凉,平均气温18度,被誉为“铜陵第一洞”,是天然的旅游避暑胜地。同时,该村境内还有红色文化遗址,这些都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活力。
设施齐全,生活便利。近年来,双龙村水、电、路、环卫、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等设施齐全。村部内设有图书阅览室,添置图书架、桌椅,购买书籍1000余册,供村干部职工和村民阅读。村部边设有85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健身广场,购置了健身器械等,并配套建设了65平方米的舞台,方便村民空闲时间休闲娱乐,进一步提升村民幸福感、满意度。
双龙村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党员100多名。有两委成员5人,区管村级后备干部1人,总计在职人员6名。2010年该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2014年为铜陵市美好乡村建设省级中心示范村, 2019年12月被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023年3月被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第九届铜陵市文明村,2023年12月被铜陵市司法局民政局评为铜陵市民主法治示范村,2024年3月被中共铜陵市委平安铜陵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2023年度平安村。
双龙洞景观
双龙洞景观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