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合肥 亳州 淮北 宿州 阜阳 蚌埠 淮南 滁州 六安 芜湖 马鞍山 安庆 池州 铜陵 宣城 黄山
滚动播报:

首页 > 内容管理 > 政经

“中国家庭4年存款58万亿”引热议

2024年02月28日 04:48   来源:新浪新闻综合   作者:----

来源:南都周刊

  采写 | 南都·湾财社记者 彭乐怡

  近日,一组金融数据上了热搜:4年间,中国家庭往银行账户里约净存超58万亿元。

  近年来,伴随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转型等方面的变化,以银行人为代表的金融圈不断推陈出新,设计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希望获得市场青睐。

  这其中有机遇: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指出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做好五篇大文章。金融机构自身也在积极寻找应对对策,推出特色理财、信贷产品,显现出发展的韧性。

  这其中有挑战:转型期,要达到创新目标需要时间,但金融人要与时间赛跑。受访专家认为,存款是银行负债的最主要来源,银行的困境在于,在负债端有太多资金进入,但在资产端却不太能以较合理的利率把资金配置出去。

  为此,在高额存款背景下,金融圈开启“找钱“模式。

  这四年新增存款总额

  相当于2009年到2019年总和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4年1月,住户存款共增加58.24万亿元,其中82%是定期存款,这四年新增存款总额相当于2009年到2019年总和。具体来看,2022年和2023年,住户存款分别增加17.84万亿元和16.67万亿元,是2005年以来增长最多的两年。

2009年至今住户存款统计,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制图:南都·湾财社2009年至今住户存款统计,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制图:南都·湾财社

  兴业证券研报1月11日发布的《居民存款增加的资产配置启示》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中国居民有7.5万亿元超额存款。以信贷收支表当中的居民存款衡量,2022年11月以来,居民部门超额存款(相对趋势值)明显走高。

  人们为什么在最近几年热衷于存款?兴业证券认为,居民存款超趋势增长并非是“居民少消费、多储蓄”带来的,更多源自其投资行为的变化。兴业证券测算发现,截至2023年三季度,居民消费下降对超额存款的影响已经由正转负。超额存款的增长主要来自居民部门购房下降和理财少增,分别增加5.7万亿元和4.5万亿元存款。

  2月22日,“中国人四年存了58.24万亿元”话题冲上热搜。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以“存款”为关键词检索,社交媒体上坐标为不同城市的网友分享着自己的存款攻略,消费者们除了要抢大额存单,也更关心哪家银行存款利率高。

  2023年以来,全国主要商业银行共有三次存款利率调整。2023年6月,六大国有银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三年期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调15BP(基点),随后多家股份制银行也官宣下调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9月,各大国有行及股份行同步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分别下调10BP、20BP、25BP、25BP。12月,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其中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25BP。

  在存款利率下调的背景下,有消费者仍在拼命存钱。2023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 58.0%,比上季增加0.1个百分点。黑龙江某地农商银行网点做客户经理的陈杰(化名)向南都·湾财社表示,目前他所在的网点存款余额已超过4亿元,而贷款余额才超过1亿元。

  高额存款背后,“如何找钱”成为金融机构费尽心思研究的事情。此前南都·湾财社曾报道,2024年“开门红”期间,有中小银行客户经理反映,其贷款指标逐年增加,让他们倍感压力。以陈杰所在的网点为例,2024年整个网点的贷款投放指标在3000万左右,陈杰一个人就要承担1500万贷款量。

  银行息差收窄,需要优化负债结构

  银行的困境在哪?“目前,存款是银行负债的最主要来源。随着资管新规等深入实施,同业负债持续压降,存款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近年来中小银行负债成本上升明显。”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分析,过去银行倾向于“多拉存款”,但现在银行存款太多,且客户黏性下降、存款利率下调。“银行的困扰在于,在负债端有太多资金进入,但在资产端却不太能以较合理的利率把资金配置出去,息差收窄也是这种挑战的具体体现。”曾刚说。

  2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3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显示,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重要指标净息差下滑至1.69%,首次跌破1.7%关口。数据显示,2023年四个季度净息差分别是1.74%、1.74%、1.73%和1.69%,已突破了《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自律机制合意净息差1.8%的临界值。

  银行要如何破局?有专家预测,2024年存款利率或将继续下降。“在存款以基准利率为定价基准的情况下,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可直接降低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负债成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在这样背景下,银行仍将在资金端压降成本,存款利率下降的可能性较大。”董希淼表示。

  但值得注意的是,贷款利率也在下降,且贷款利率下降快于存款利率。2月22日,中金公司发布报告称,当前银行贷款利率下行明显,尽管存款利率多次调降,而存款成本率在定期化趋势下较为刚性,导致息差明显下滑。对此,中金公司建议,有必要更大幅度的下调存款利率,适度降低银行信贷规模增速的过度追求,更好“盘活存量”,实现量价的均衡。

  曾刚则认为,目前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新的产能在培育过程中,但还不能完全替代旧的产能。“经济结构仍在调整过程中,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实体经济可持续的资金需求还有待形成。因此银行拼命放贷款不见得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反而有可能导致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或者空转。”

  曾刚建议,在负债端,未来银行要优化负债结构,压缩高成本资金占比,同时要根据市场供求合理对存款定价。在贷款端,要根据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强化重点领域投放,拓展下沉客户等。

  承压中寻找对策,银行业显韧性

  在挑战下,也有机遇。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首次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梳理多家银行开年会议内容了解,围绕金融的五篇大文章,相关金融机构都有了具体规划,如有国有银行表示,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把更多资源配置到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银行要推进高效能改革,不断增强数字化动能。

  股份制银行方面,有银行表示,要找准发展定位,坚持回归本源,推动特色发展,加大科技转型力度,关注社区养老、医疗改革、助残金融服务等特色领域,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另有银行则将聚焦场景金融,打造供应链业务、小微业务、池化融资、财富管理、科技金融五大特色场景优势。

  具体来看,银行推出更多样的金融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2月2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理财行业积极布局产品体系建设,丰富创新产品线,持续引导理财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6.80万亿元,全国共有228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3.11万只,募集资金57.08万亿元。

  从特色理财产品来看,《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理财市场累计发行ESG主题理财产品120只,合计募集资金超1100亿元。另外,2023 年末存续“专精特新”、乡村振兴、大湾区等主题理财产品超200只,存续规模超1200亿元。

  信贷方面,金融机构瞄准时机,推出一些特色信贷产品。2023年,南都·湾财社在“新乡村·大生意”走访活动中发现,广东金融走出赋能粤乡村创新模式。如中国农业银行汕头分行为支持汕头本地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专门针对澄海狮头鹅特色产业量身定制了“狮头鹅贷”。广东英德农村商业银行创新贷款产品,降低了英德红茶产业的金融准入门槛,为实现百亿产业提供了金融捷径。

  在整体承压的发展环境下,银行业显现出自身的韧性。在2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3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银行业呈现出总资产平稳增长、金融服务继续增强、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平稳、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流动性水平合理稳健等特点。

  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17.3万亿元,同比增长9.9%。另外,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70.9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1万亿元,同比增长23.3%。数据还显示,2023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4万亿元,同比增长3.2%。

  “2024年对银行业而言,是比较有挑战的一年,当然也有很多机遇。不管怎么样,在周期波动之下,银行应重新校准发展战略,适时调整经营策略,从而始终走在科学、正确的道路之上。对商业银行而言,应积极寻找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抓两头’即拓展小额分散资产、增加客户服务总量,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以期穿越周期、稳健发展。”董希淼表示。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
推荐阅读
·敢于创新的“当代艺术巨匠”黄建南
·省互联网产促会主席车敦安率队深入企业调研
·中国足球7-0大胜关岛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新华社快讯:习近平会见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
·京津冀三地红十字会开展冬奥会模拟应急救护救援演练
·十大科技成果惊艳亮相 山东煤机产业生机勃勃
·馆藏文物现身拍卖行,四川省图书馆:系失窃文献
·香港海关侦破史上最大洗黑钱案,涉逾30亿港元拘捕6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部署创新思路举措做好节粮减损工作
·以昂扬斗志攻坚冲刺“六稳”“六保”
最新更新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新华社快讯:习近平会见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
·针对中国公民恶性案件持续多发 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
·向中纪委诬告陷害村干部,一村民被拘7天
·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人员技能“大比武”在合肥举行
·合肥上线全国首个城市级低空政务"一网统飞"平台
·安徽首届传染病防治法宣贯暨疾控科普知识竞赛进行中
·安徽推动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走深走实
·台风“蓝湖”生成 将向偏西方向移动
·用铁规矩锻造好作风—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综述
·对华问题,普京最新表态
热门点击
· Burberry 发布 2021 春夏系列;Telfar 宣布与 Ugg 合作;东京时装周将有 11 品牌线下办秀
·虎扑女神偷拍翻车了?自拍身材火辣现实却被吐槽如大妈
·张若昀甜蜜表白唐艺昕:我爱她就像她爱我
·因为颜值上热搜,“央视最美女记者”王冰冰还是个全能选手!
·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司法机构绝不应被政治化
·求美女刘诗诗还是演“面瘫”吧 夸张的表情你撑不住!
·钦州港片区全力推进系统化集成式服务审批改革
·30岁还能拥有18岁的少女感?谭松韵的减龄秘诀全在这2点上
·伍戈:人民币短期升值空间或将收敛
·baby抹胸长裙大秀窈窕身材,肤白貌美,尽显女神风采
人员信息查询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24067946号-1 安徽发展网 © 版权所有 安徽发展网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