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合肥 亳州 淮北 宿州 阜阳 蚌埠 淮南 滁州 六安 芜湖 马鞍山 安庆 池州 铜陵 宣城 黄山
滚动播报:

首页 > 内容管理 > 政经

2023年安徽经济观察:粮丰产业兴 和美新乡村

2024年01月01日 03:40   来源: 安徽日报   作者:----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倏忽间,即将叩响2024年的大门。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下,我省的小麦、油菜正在越冬,温室大棚里的蔬菜水果五彩斑斓,农业科技的进步支撑起百姓餐桌上的丰富多彩,和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向着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目标又近了一步。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农业大省,安徽在希望的田野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在“三农”领域书写着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粮食大省的责任担当

  830.16亿斤!再创新高!

  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粮食产量数据。安徽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再创历史新高,总产约830.16亿斤,较上年增产10.14亿斤;播种面积约1.1亿亩,较上年增长超30万亩。

  我省粮食总产连续7年站稳800亿斤台阶,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安徽力量。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这样的数字让人心安。粮食连年丰收,得益于重农抓粮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意识。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全国率先立法保护生长期粮食作物,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构建权责清晰、上下贯通、奖惩分明的责任链条。

  今年上半年,我省克服赤霉病、烂场雨等不利因素,夏粮再获丰收,总产348.16亿斤、较去年增加3.68亿斤,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3位。秋粮生产中,我省积极组织机械抢收,科学调度全省15万台套联合收割机,精心组织好跨区作业,确保抢收顺利。

  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超60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2%;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拥有两家种业上市公司、居全国第1位;数字乡村发展总体水平居全国第4位,其中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52%、居全国第1位……牢牢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我省坚持科技强农,推动安徽农业脱胎换骨,让安徽逐梦农业强省的面目更加清晰。

  站在新起点上,我省还谋划了一批重大工程,锚定“多种粮、种好粮”目标,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工作举措,通过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力争到2035年全省粮食产能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

  不只是“粮袋子”,安徽的“菜篮子”同样丰盈。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增长2.3%、3.9%。猪牛羊禽肉产量349.3万吨、增长4.5%,其中猪肉产量增长4.6%、禽蛋产量增长11%、牛奶产量增长10.9%。

  产业兴农的蓬勃之势

  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合肥农交会、2023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一场场在我省举办的农业展会,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建设高歌猛进的生动缩影。

  展会与农业,在互相“成就”中,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例如,在今年合肥农交会上,共吸引各类主体7000多家、海内外客商2万多人参展参会,参展产品3万多种。开幕式上,还举办了项目签约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共招引项目891个,总投资额2079亿元,其中现场签约项目33个、金额386.4亿元。

  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农业“双招双引”,积极推进产业融合,聚焦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着力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不断提升我省农业发展水平,助力农业强省建设。今年上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9021.9亿元,同比增长15.9%,产值规模进一步扩大。

  其中,我省大力推进稻米、小麦、玉米、生猪、家禽等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让安徽优质绿色农产品成为一张张闪亮的安徽特色名片。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绿色食品十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8563亿元,同比增长8.3%。今年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695个,全省有效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6480个。同时,全省绿色食品产业新增项目1404个,投资总额2903.42亿元,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对脱贫地区的农业特色产业帮扶也成为我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和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打法之一。

  今年上半年,全省脱贫地区共发展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等2409万亩,发展畜类养殖3886万头、禽类养殖6.1亿只,发展水产养殖914万亩。通过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帮扶,带动脱贫户等帮扶对象人均直接增收2545.4元,同比增长8.7%。

  和美乡村的徽风皖韵

  时值冬日,在位于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汪建经营着一家名叫“和坪山庄”的农家乐,主要接待旅游团队,以老年康养为主要业务。

  “我这里有5层楼房、客房28间,占地240平方米,年收入能达到50万元。”汪建告诉记者,该农家乐高峰期还要招募5名工人,节假日时期房间供不应求。

  “大湾好风景,出门就是岭,不是石头绊了脚,就是茅草割破颈。”这是昔日大湾村的真实写照。

  如今,大湾村内,群山叠翠、竹海绵延,大湾景区已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环山公路蜿蜒盘桓,沥青大道穿村而过,一路风光;作为扶贫安置点的一片片小白楼整齐排列……步行于大湾村中,处处新貌都在述说着村庄的发展变化。去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 207.77万元。

  大湾村的蝶变是我省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十年来,我省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省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10708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3%,建设美丽宜居自然村10164个,美丽乡村正在串点成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

  今年以来,安徽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计划到2027年建设1000个以上的精品示范村。同时,在现有已建的省级中心村基础上,到2027年系统升级建设省级中心村总数在1万个以上。

  千条万条,让群众受益是第一条。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90元,增长7.8%。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10月底,400多名新农人齐聚一堂,“皖美新农人”表扬活动暨安徽省新农人协会成立大会在合肥举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全国第一家省级新农人协会。

  “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农村大有可为;乡村振兴是一项有情怀的事业,新农人大有作为!”会上,安徽一对活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文杰说。

  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号工程”,是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基础工程”。

  逐梦新征程,奋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壮丽图景。(记者 许昊杰)


安徽发展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发展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发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8225885531 邮箱 cp55991@163.com
推荐阅读
·敢于创新的“当代艺术巨匠”黄建南
·省互联网产促会主席车敦安率队深入企业调研
·中国足球7-0大胜关岛
·近20人假冒国安在公园挖宝藏
·京津冀三地红十字会开展冬奥会模拟应急救护救援演练
·十大科技成果惊艳亮相 山东煤机产业生机勃勃
·馆藏文物现身拍卖行,四川省图书馆:系失窃文献
·香港海关侦破史上最大洗黑钱案,涉逾30亿港元拘捕6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部署创新思路举措做好节粮减损工作
·以昂扬斗志攻坚冲刺“六稳”“六保”
最新更新
·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和平发展的时代启示
·近20人假冒国安在公园挖宝藏
·今晚记得抬头看“红月亮” 最佳观赏时间表来了
·安徽最新天气:大雨暴雨大暴雨 将连下7天雨
·淮北市人才发展联盟成立
·全省农民工大赛阜阳选拔赛举行
·2025年安徽省药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淮南举办
·上半年安徽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
·安徽首场汽车产业整零对接举办
·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芜湖举行
热门点击
· Burberry 发布 2021 春夏系列;Telfar 宣布与 Ugg 合作;东京时装周将有 11 品牌线下办秀
·虎扑女神偷拍翻车了?自拍身材火辣现实却被吐槽如大妈
·张若昀甜蜜表白唐艺昕:我爱她就像她爱我
·因为颜值上热搜,“央视最美女记者”王冰冰还是个全能选手!
·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司法机构绝不应被政治化
·求美女刘诗诗还是演“面瘫”吧 夸张的表情你撑不住!
·钦州港片区全力推进系统化集成式服务审批改革
·30岁还能拥有18岁的少女感?谭松韵的减龄秘诀全在这2点上
·伍戈:人民币短期升值空间或将收敛
·baby抹胸长裙大秀窈窕身材,肤白貌美,尽显女神风采
人员信息查询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2024067946号-1 安徽发展网 © 版权所有 安徽发展网免责声明